海航重整獲得重大進展 有哪些利好?
9月12日晚間,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戰略投資者招募進展的公告》。公告顯示,目前,管理人已經確定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戰略投資者為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若投資完成,戰略投資者可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海航控股同時披露,管理人已經根據與遼寧方大集團達成的重整投資方案制定了重整計劃草案,海航控股預計在2021年9月27日上午9時召開重整案的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債權人將表決該份重整計劃草案。
戰投進入,二債會月底召開,意味著海航控股破產重整已經進入沖刺階段,傳遞出多項利好信息。
1、解決資金流動性危機,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戰投競標,最后價高者得。這無論對債權人還是上市公司而言,都是重大利好。充裕的資金儲備,將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進一步推進重整成功落地。這將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減輕或消除歷史負擔,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2、卸掉包袱,航空主業輕裝上陣
根據公告,海航控股資金占用違規擔保不少于725億元將通過債務轉移解決,至少可以化解725億元負債,再加上轉增了120億股用于抵債,債務降幅巨大。
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之后,航空主業能夠卸掉包袱,輕裝上陣。
3、重整平穩推進,夯實航空安全,品牌價值安全
海航控股所處的是壁壘較高的重資產航空產業,經過27年的發展,海航航空主業已形成以海南航空為主要品牌,覆蓋“全服務+低成本+通用航空+航空維修”全運營模式的五星航空企業。
4、發揮民營企業“鲇魚效應”
新的戰略投資注入到“新海航”后,海航控股仍將保持民營主體的性質,在繼續夯實第四航司的業內地位的同時,也將繼續為中國民航業在服務、品質等各方面注入創新活力。
在疫情以及破產重整雙重夾擊下,海航控股發揮民營企業“鲇魚效應”,不斷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平穩運營。今年上半年中報顯示,二季度國內生產量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營收達106億元,同比增長119.78%,實現收入翻番,運營數據全面跑贏三大國有航司,折射出海航承壓下的強大業績彈性。
5、重整成功保就業,促穩定,保持企業向心力
破產重整成功,意味著海航作為民航企業中的翹楚能夠存續,十萬員工不必面臨裁員、降薪的風險,一方面利于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利于企業的平穩運營和發展。
6、凈資產轉負為正,退市風險消除,航空業全面擺脫危機
通過債轉股方式將一部分股權轉讓給戰投,解決資金流動問題;另一部分解決債權問題。兩者結合,會使一個瀕臨破產的凈資產為負的公司確定轉正,年內重整計劃執行完畢,退市風險徹底消除。
7、基地、航線資源優勢強化
海航控股的重整價值不僅體現在運轉和扭虧,基地、航線資源、自貿港優勢等航空戰略價值也在強化。目前控股上市公司體系內有6個航空牌照,8家航空公司;上市公司體系外有8家航空公司,其中境內6家,境外2家。在強監管的國內環境下,航空牌照資源仍相對稀缺,作為全服務航司的海航手握大量優質資產。
8、政策互惠推動自貿港建設
自貿港各項優惠政策出臺,作為植根海南的本土企業—海航控股將首先獲益。隨著海南自貿港推進,這里將成為國際樞紐。未來卸掉包袱,輕裝上陣的海航,將進一步釋放航空運力,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向海南集聚,從而反哺海南,拉動產業發展,推動自貿港建設。
9、后疫情時代,迎來騰飛機遇
根據國際航協對后疫情時代旅客需求的展望,判斷2023年全球客運量將有望超過疫情前的水平。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航空市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正在快速復蘇,重整成功之后的新海航將迎來騰飛機遇!
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方大集團”)是一家以炭素、鋼鐵、醫藥三大板塊為主業,重型機械制造、商業為兩翼,礦山、貿易、房地產等為補充的跨行業、跨地區、多元化、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注資海航控股之前,方大已經有多起并購重整案例:2006年接手海龍科技(后改名方大炭素),2009年并購南昌鋼鐵的長力股份(后改名方大特鋼),2010年拿下*ST錦化(后改名方大化工),之后又將萍鄉鋼鐵納入旗下。方大系的管理能力和經驗,尤其是對破產重整的企業整合和運營經驗棋高一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